
11月16日,上海闵行区浦江影剧院内曲韵悠扬,掌声如潮。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沪剧代表性传承人陈瑜压轴登场,以经典选段《明月照母心·举香槟》深情献演,为“相约浦江·申声不息”2025第十二届上海浦江戏曲节颁奖展演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本届戏曲节恰逢闵行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作为“春申美好生活季”重要系列活动之一,浦江戏曲节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沪剧为纽带,回望峥嵘岁月,礼赞美好生活。
演出开场前,浦江影剧院外已是人头攒动。在“AI戏曲换装”体验区,市民们“变身”戏曲名角。欢乐之余,大家纷纷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让传统艺术之美在指尖“潮”起来。
“獬豸邀您·沪剧知多少”趣味知识问答活动,是浦江戏曲节与本地民俗文化IP“獬豸”的一次创意联动。活动将沪剧知识融入轻松趣味的问答中,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走近市民。
今年的戏曲节展演在戏曲爱好者的暖场沪剧《罗汉钱·燕燕做媒》中拉开序幕。随后,上海沪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郜逸萍登台,献上情景歌舞《上海谣》。“巨轮远航快扬帆,相融天下通四海,世界聚焦新上海,梦想成真看未来......”纯正的韵味与婉转的唱腔,将都市的万千风情娓娓道来。
活动现场回顾了本届戏曲节的诸多精彩,重点呈现了“乡音和曲”沪剧邀请赛、沪剧名家进社区以及沪剧巡演等环节。
本届浦江戏曲节多元艺术形式交织,映照出传统艺术在当下的蓬勃生机。来自淮南市李北营少儿京剧团的“梨园之星”金奖得主、小演员张儒林,以一出京剧《白水滩》惊艳全场。上海越剧院一级演员杨婷娜带来《玉簪记·小生虚度二十岁》,婉转唱腔与翩跹身姿尽显江南戏曲的典雅韵味。湖剧传习中心与GMC人声乐团合作的《馄饨赋》为戏曲节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创作者将传统湖剧与现代阿卡贝拉(无伴奏人声合唱)相融合,在保留戏曲醇厚韵味的同时注入清新活力。
创办十二载以来,浦江戏曲节实现了从各区选送到全民报名,从单一沪剧展演到多剧种共赏,从经典复刻到创新融合的持续跨越。本届戏曲节展演全程依托文化云平台进行直播,让“沪剧之音”突破地理限制,触达更多受众。活动由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戏剧家协会、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闵行区浦江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闵行区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中心(闵行区群众艺术馆)、闵行区浦江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承办。(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诚信配资,威贤配资,正规网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