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买车后,总想着“优化”一下,无论是为了提高舒适度、增加颜值,还是追求一点科技感,各种加装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你知道吗?有些看似无害的小东西,实际上却暗藏巨大的安全隐患,轻则影响驾驶体验,重则可能引发事故,甚至危及生命!
别觉得是危言耸听,以下这5种常见的加装配置,你可能就中招了。
带电池的设备——高温下的“定时炸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行车记录仪和胎压监测器。这类设备通常内置锂电池,有些还采用太阳能供电,看着挺高科技,其实夏天一晒就容易出问题。你想想,车子停在太阳底下,车内温度轻松冲上60℃以上,电池膨胀、漏液,严重的甚至直接起火。
尤其是那些悬挂在前挡风玻璃上的行车记录仪,长期暴晒,电池就像个“热锅上的炸药包”,加上塑料壳吸热,如果是山寨品牌或者长时间不更换,极易发生故障。再加上设备掉落遮挡视线,更是雪上加霜。
展开剩余74%建议:选择正规品牌的产品,并注意在夏季停车时拔掉电源或用遮阳挡;太阳能胎压器更要关注电池是否膨胀变形。
全车氛围灯——炫酷背后的火灾隐患为了让车内更有“氛围”,不少年轻车主会安装各种灯带、脚底灯、门板灯。看起来是挺美,但你知道这些灯具大多需要加装升压器、变压模块吗?而这些设备的散热普遍不好,尤其在夏天,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过热、短路。
很多人在加装时图便宜,随便找个“改灯”的小店搞一搞,接线乱七八糟、电路杂乱无章,根本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结果就是,开着车还没怎么地,先闻到一股焦味,回头看——线烧了、塑料融了!
建议:车内改灯一定要找专业店铺,避免使用“三无”灯具,夏季尤其注意电源负载和散热。
中控台摆件——一场事故可能变“暗器”不少人喜欢在中控上放点装饰:香水瓶、小佛像、玻璃球、金属摆件,感觉挺有仪式感。但你别忘了,这些小物件在汽车高速行驶中,就是不定时的“飞行物”。一旦发生急刹、碰撞,轻则飞出来砸破玻璃,重则直接伤人。
更可怕的是,在气囊弹出的时候,这些硬质物体可能会被安全气囊猛烈推出,形成“二次伤害”,对驾驶员和副驾乘客造成严重冲击。
建议:中控台尽量保持整洁,不要放置任何坚硬或不固定的物体。香水最好选择出风口挂式,避免滚动滑动。
不合格脚垫——小小移位,毁车又伤人你可能没注意到,有不少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脚垫“惹的祸”。市面上一些脚垫看起来豪华、包边全包,其实并不符合车辆地板结构。时间一久,脚垫会发生位移,挡住油门或刹车,尤其是紧急时刻踩不下刹车,后果你敢想吗?
之前就有报道,一名车主高速踩刹车不下,结果直接撞上前车,最后发现是脚垫顶住了刹车踏板,彻底酿成悲剧。
建议:一定要选择专车专用、带卡扣的高质量脚垫,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是否位移、是否磨损。
劣质车膜——看不清楚才是真的危险很多车主为了防晒、防窥,会给车贴上一层膜。看起来是保护隐私,其实这件事也不能马虎。劣质膜透光率差,夜晚或雨天视野变差,尤其是后挡风玻璃贴了深色膜,倒车几乎什么都看不到。还有些车膜在白天会反光,阳光一照像照镜子一样,驾驶时反而干扰视线。
另外,劣质膜在高温下容易老化、起泡、脱落,不仅影响美观,还存在刺鼻异味,对人体也有伤害。
建议:贴膜选择品牌产品,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透光率标准(前档不得低于70%),不懂就问专业人员,别贪便宜。
其实,加装本身并不是错,错的是乱装、滥装、不顾后果地装。有时候,为了好看、舒适、个性化做的一些改动,看似无害,实则可能把你推向危险的边缘。
在装配任何车内设备之前,记住一句话:“安全优先,一切加装都要为安全让步!”那你平时有没有装过这些东西?有没有发现什么隐患?欢迎留言分享,让更多人避开这些坑!
发布于:河南省诚信配资,威贤配资,正规网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