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唐承芹
最是书香能致远,十年辛苦不寻常!
记得那是2016年初夏的一个周六早上,清风徐徐,阳光明媚。朋友邀请我和同事小余一起来到新华书店二楼,参加“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的读书活动。清晰地记得,此次活动阅读分享的书籍是著名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很想知道邀请我们参加读书活动的朋友是谁吧。我自豪地给大家说:她就是我们读书会副秘书长柴晓同志。此次活动我受益匪浅,从此我和“安康人周末读书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有空就一起和书友们读书学习,自然我也成了读书会的铁粉儿了。
那个经常在市图书馆门口邀请市民参加读书会活动的柴秘书长,她不但自己读书,还热情周到地为书友们服务,更是不余余力地发展壮大读书队伍,直到今天,她亦是如此,甚是感动。她常给我们讲,她是读书会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成长最快的书友。因为读书,她把女儿培养成一名出色的法官;因为读书,她提高了自身素养被评为“安康好人”;因为读书,她改善了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还给我们说,读书会让她的生活变得有趣,读书会让她变得对生活更加热爱……她把读书会比作精神家园,她以她实际行动倡导全民阅读,构建书香安康。她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妇女,可她一直奔赴在公益路上,默默地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我们依然是感动。
展开剩余80%作为一名资深图书馆工作者,那次读书活动,我记忆非常深刻。正是那次读书活动,我认识了第一届读书会会长朱焕之、方琛、王文林,副会长李波、卜哲、刘全平。朱会长中等身材,那天穿了一件蓝花旗袍,愈发衬得皮肤红润白皙,她待人诚恳温和可亲。手写笔记本上记着密密麻麻的主持词,阅读分享交流活动在她轻声妙语间落下帷幕。下楼时,在新华书店大门前,我遇上了浑身散发着儒雅之气的朱卫东老师,当时他推着一辆自行车正和朋友侃侃而谈,可我并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韦东老师,后来当我知道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读书会人才济济。有饱学之士的方会长,有勤学耿直的王会长,有公共文化传播者李焕龙,有美篇大王赵功筹副会长,有现当代学者姚维荣教授,有资深评论者龚仕文,有著名媒体人梁真鹏,有撰稿人董良鹏,更有我们熟悉的作家曾德强、卢慧君、张朝林、石昌林、陈静华......;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每次活动从不缺席从不迟到,还从大同赶早班车参加读书活动且已八十高龄朴素黝黑的陈泽福老师、更有被生活压不垮打不到且积极乐观的杨珊萍好姐姐……还有一发言就停不下来的涂春晖等书友,真是情长纸短,不尽欲言。
一、读书会的成立。
常言道:吃水不忘挖井人!能有这样一个让大家一起读书成长的阅读团队,也是书友们的荣幸。说起读书会的创始人,他就是市图书馆原馆长李焕龙,他不愧是安康公共文化的传播者。当全民阅读唱响大江南北之时,安康市图书馆馆长李焕龙在2015年10月成立了“安康人周末读书会”。李馆长在繁忙的工作中,自己发起,自己倡导,自己组织,自己主持。2016年11月经两推一选成立了以朱焕之为会长的志愿服务领导班子机构,每次活动,读书会只有20几人,真是万事开头难!但在读书会班子成员以及书友的坚持下,读书会行稳致远,由初建时的20余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00余人,而且每周都有新书友参加活动。书友们一直致力于安康的阅读推广活动,在书香安康的构建中,市民充分认识到“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重要意义。
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读书会开展活动时,大部分时间固定在安康市图书馆。市图书馆为读书会开展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安排会议室作为固定的阅读地点,所读书籍也是馆里提供的。读书范围有中外名著、文化经典、上榜新书、地方文献。不过,阅读常以地方文献为主。阅读时间:每周六上午9:00--11:00,阅读形式是多样化的,十年来,读书会除了在馆里集中阅读外,还走进了阳晨集团、伟星管公司、云康商贸有限公司、安康新华书店、中国农业银行汉滨兴安路支行、安康北医大等企业,走进大东山电视转播台、瀛湖文化站等机关、学校等进行快乐阅读。同时,定期和不定期与各县图书馆举行"两城同读一书"活动,并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每年读书会都有详实的活动方案,每一期也有具体的活动方案。在读书活动开展期间,紧扣时代脉搏,大力阅读推广地方文献,"以读安康书、知安康事、了解安康发展"为阅读活动宗旨。把阅读地方文献和阅读经典名著结合起来,书友既增长了知识,内心又受到了熏陶感染。读书会重视宣传报道,宣传是营造读书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读书会宣传部按照活动方案,请图书馆杨飞老师制作邀约卡(卡上有阅读书目、主要内容、时间、地点等);接着便是阅读分享的新闻推送,请王庭德老师发送到“书香安康微信公众号”上。让没空亲自参加阅读的书友通过宣传稿,也能了解阅读内容。既推广了读书活动,也推广了阅读的书目及作者,一举多得。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读书会微信群、领导班子群、两城同读一本书微信群等自媒体。通过宣传,营造读书氛围,让书香弥漫大江南北。
三、读与写的良性循环。
读书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读与写是语言能力的双向通道,二者构成输入与输出的闭环关系,既相互依存又彼此促进。读书会坚持每周集中阅读分享,广大书友畅所欲言交流分享阅读体会,以提高书友们的文学素养,书友们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提高写作能力。书友们的心得感受经常交流在读书会微信群,以供书友赏析,也有很多书友的文章在媒体上发表,还有很多书友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如此殊荣,都离不开读书会这个精神家园。
四、取得成绩。
经过十年的努力,读书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成立至今,我们已经组织阅读了不同体栽的书籍;2018年3月安康人周末读书会被文化部授予2017年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典型案例";2019年5月在安康市图书馆主编的《100个安康人的读书故事》里,很多书友的作品被选登其中;2019年10月,在安康市图书馆的帮助下,读书会出版了第一期会刊《博采》;连年被安康市委宣传部评选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安康市首届100个"书香家庭",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就有7个荣获安康市首届"书香家庭"称号。
2019年荣获"安康市志愿服务项目",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创新奖。2023年,受到中国作协的表彰并奖励现金5000元。中国文化报、新华网、陕西日报、安康日报、安康广播电视台等多次宣传报道。
还有很多书友加入了汉滨区作协、安康市作协,加入了汉滨区、安康市诗词学会、散曲学会等,活跃在安康文坛上。书友出书的也屡见不鲜。读书会不但读书学习,还助贫救困,在朱焕之会长的带领下,义卖《秦巴魂》捐赠救助瀛湖重病的教师,组织捐书捐衣捐物帮扶山区孩子。还有李焕龙馆长连续几年组织爱心捐书等活动,都获得了社会认可。
五、读书会遭遇瓶颈期。
十年来,读书会在图书馆几任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可喜的成绩离不开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任何事物的前行,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也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最初的三四年间,读书会活动开展的欣欣向荣,记得在图书馆原办公楼的二楼会议室,每次活动座无虚席,过道临时加座,男女老少书友齐聚一堂,那个学知识的认真劲儿犹如新生儿吸吮甜蜜的乳汁。
可是,在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读书会进入了瓶颈期。当然,进入瓶颈期,也有读书会自身发展的原因。有时候想起那段时光,那种落差,内心是无比的难受。
一是受到疫情的干扰,线下读书时有制约;二是会长朱焕之罹患重病,无法正常组织活动;三是面临换届,团队凝聚力有所下降。诸如种种原因,读书会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领导高度重视,在第二届会长卜哲的精心组织下,班子成员及书友们群策群力,突破障碍改变现状,书友们基本上能静下来读书。可是好景不长,卜会长由于车祸受伤不能组织书友读书了,接下来是三年的疫情,线下读书基本上是一种奢望。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名誉会长方琛、王文林两位毅然决然地挑起重担,坚定信念,带领书友走出困境。副会长付长泽、李波、刘全平献计献策,书友薛萍、林海婷、郑建红、张艳积极热情地为书友们服务,大家一起坚守着精神家园。即就是好多次开展活动,只有七八个人参加,但两位老会长、班子成员以及书友们从不气馁,把阅读进行到底,星火相传。
(作者系安康人周未读书会会长)
来源:头条号 居士青韵
发布于:陕西省诚信配资,威贤配资,正规网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